close
![]() |
阿偉今天來到宜蘭頭城.目的是想要來參觀這裡新開的蘭陽博物館.該博物館目前在試營運中,所以 入場免費.等到它正式營運後,全票一張要價$100元.所以當它還是免費的時候,趕快來這走走吧.瞧 這不對稱的三角形建築,感覺還蠻搶眼的.據說這設計的靈感是來自頭城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 |
![]() |
所謂的單面山是指海岸邊一邊很陡峭但另一邊卻很平緩的礁石.而博物館的位置就位在烏石港的舊 址上.(它的前方就是目前新的烏石港)據說之所以會被稱為烏石港是因為港口內有三塊黑色的大礁 石.看介紹說在清朝時,這裡一度萬商雲集,還曾被列為蘭陽八景之一哩.有"石港春帆"這樣的美稱喔! |
![]() |
這是博物館的館徽.第一眼給我的感覺是...好怪的圖案呀.看起來好像是兩個人的臉疊在一起的樣子. 不過看解說是說這是噶瑪蘭人的人形木雕圖騰.如果是一個人的話,怎麼下方又多了一對手哩?疑惑 |
![]() |
博物館前方的水池內(即烏石港舊址)長有許多的布袋蓮.這布袋蓮的花看起來還蠻好看的說.白色中另 帶有紫色與藍色.但問題是這種植物既美麗卻也很讓人傷腦筋.因牠的繁殖力過強,不僅有可能會導致水 道阻塞,還會讓水中的氧氣減少,最後使得水中的魚蝦無法生存(那就有必要好好的控管牠們的數量了) |
![]() |
博物館的內部看起來也蠻前衛的.而且充分的採用自然光.常設展區共有四層.遊客先到最上層後,再 慢慢的逛到第一層.最上層稱為"山之層".顧名思義這裡是展示宜蘭山區的生態環境與過去伐木的歷 史.下一層是"平原層".這裡介紹著蘭陽平原上人民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再來是"海之層". 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宜蘭漁業的發展史.最後則是"時光廊".利用老照片與影片來敘述當地的歷史過往 |
![]() |
正式進入常設展區前會經過這一面牆.牆上寫有這樣的一句話:"阿藝倌真正水,噶瑪蘭厚雨水".看下 方的介紹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阿藝這位女子真漂亮;噶瑪蘭地區雨量豐沛"(倌是對女子的雅稱.因 為雨水豐沛,這使得宜蘭的女子都長的很漂亮.只是雨水多跟長的美醜會有關聯?這有科學的根據嗎?) |
![]() |
館內最吸引我的介紹是有關搶孤這項民俗傳統活動.看介紹是說雖然搶孤不是宜蘭頭城獨有的活動, 但卻是全台最盛大的.看完這裡介紹搶孤的影片後,心想如果今年有時間的話,也許可以安排來頭城 親身體會一下這場熱鬧又具有意義的活動(我是指觀看這搶孤比賽啦.我想我應該是爬不上去吧.呵) |
![]() |
據說搶孤的棚架高達8層樓之高.要爬到頂端據說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這搶孤的柱子上可是 塗上了一層厚重的牛油喔.一不留神很容易就滑了下來.因此想要爬上去的話,除了需要有強大的體力之 外,技巧與團隊合作也必須兼具才行!當然應該也不能有懼高症吧?!越想越覺得能爬上去的人真是厲害 |
![]() |
"時光廊"的地板上放有一幅宜蘭各地所拍的照片所拼出的宜蘭縣地圖.(照片被鑲在好像是壓克力製的方 塊內)這張圖會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顏色.而且方塊依實際地形的高低而有厚薄度的不同.感覺蠻有意思的 |
![]() |
館內的展示品很多都屬"開放式的呈現".比起傳統式的博物館經營,這種生動的呈現方式讓遊客可以更 容易的體會到宜蘭當地的許多生活方式與不同的風俗民情.個人我很喜歡這樣的規劃(比較不會讓人覺 得乏味囉)想更了解宜蘭?來這裡走一趟也許會讓你有新的收穫喔.個人我蠻喜歡這個博物館的.推薦哩 |
![]() |
看介紹說這是"釣艚仔".這是南方澳特有的捕魚方式.漁船到了漁場後,會把圖中類似的小竹筏給放下,然 後漁夫一人一艘小竹筏單獨作業,希望這樣能捕獲到更多的漁獲.而一艘船大約可以載有10到20艘的小 竹筏.不過這種捕魚方式在大型圍網興起後,就慢慢的沒落了(只是搭這種小竹筏在大海上不會很危險嗎?)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