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早上七點多鐘出門.行程一共換了三次車(先客運,轉火車,再轉火車),終於在中午時分抵達馬太鞍 豐年祭的會場(活動會場就位在光復火車站的不遠處.出了車站後,用走的就可以走到囉.還蠻方便的說) |
 |
由於下午的活動大約是兩點半才舉行,我於是先在會場的四周閒晃(看介紹說馬太鞍是全台阿美族 最大的社區.而馬太鞍在阿美族語中是一種樹豆的名稱.因此馬太鞍這地名意思即為長滿樹豆的地方) |
 |
下午的活動依照年齡有幾場分組競賽.相信每個參與者都努力想要獲取第一名的榮譽.這次競 賽的分組有六組.這六組的名稱依年紀小到大分別為拉法納斯(76-80年次),拉底友路(71-75 年次),拉可林(66-70年次),拉富德(61-65年次),拉務努資(56-60年次),拉多邁(51-55年次) |
 |
豐年祭會場的四周有許多的小販.其中有一家賣著"哈哈"...這到底是什麼碗糕?起先我以為是一種 喝的飲料(因為一旁都是喝的東西),經詢問後,答案原來是...糯米飯(跟我所猜的還差真多哩.傻眼!) |
 |
我發現這裡有許多的民房上都裝有小耳朵.能說這是東部某些城鎮的特色嗎?對了,除了剛剛所提的那 六組隊伍外,會場上還有以下的分組:拉拉邁(46-50年次),拉福樂(41-45年次),馬武威(36-40年次), 拉烏奧(31-35年次).我猜也許是因為年紀比較大的關係,在動態的活動中,這些人比較偏觀眾的角色 |
 |
看介紹說這16根柱子代表著馬太鞍的16個年齡階級.(awid)最老的階級面向東方,象徵慎終追遠 |
 |
接近下午兩點半鐘時,陸續有穿著傳統服飾的馬太鞍族人抵達會場(呼叫族人們快來參加豐年祭囉!) |
 |
豐年祭對個人我來說,最吸引人的節目自然是舞蹈表演囉(雖說是表演,對族人來說是場比賽.有評分的喔) |
 |
動感的肢體動作加上充滿活力的音樂,族人所準備的舞蹈都還蠻有看頭的(大會主持人有提到說許多馬 太鞍族人其實都是在外地工作.很多人是因為豐年祭而回來參與.也因此舞蹈的動作都是幾天內才學成的) |
 |
有些族人去年我來時就有看過了.更有意思的是這次也有碰見去年也有來這攝影的同好 |
 |
個人覺得越年輕的舞步越一致.不過今年在動作的變化上,薑還是老的辣(是因為資深所以比較敢?呵) |
 |
瞧這群熟男的動作...雖然有時大夥的節奏不太一致,但所選的舞步還挺有創意的喔(給他們拍拍手) |
 |
除了舞蹈競賽外,當日下午還有女生的搗米去殼與男生的射箭,捆木比賽(都有經驗傳承的目的) |
 |
這位仁兄我欣賞他!瞧他看見我在拍他還特別擺出架式讓我拍哩!謝啦!(有些族人真的挺熱情的說) |
 |
這群人屬拉法納斯階級.瞧男生大夥們專心的看著女生們在一旁搗米去殼 |
 |
感覺很幸福的畫面...只不過怎麼是....兩位男士?那媽媽去哪了呢???呵呵 |
 |
這位因他的體型去年就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他又再度參加豐年祭囉!(感覺有變瘦喔) |
 |
豐年祭代代相傳.相信不久的將來這位小弟弟也會出現在豐年祭的會場上與族人同歡.我想沒突 發事件的話,明年的馬太鞍豐年祭我還是會抽空過去參加.我超愛這活動熱鬧歡愉的氣氛!太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