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出了袋田站,我就看到一輛巴士停在站外的停車場上準備開往袋田瀑布.(看來這裡的巴士時間表是跟著 電車抵達的時間來定的.也因此這裡的巴士班次也很少)由車站搭車前往最接近瀑布的站要價日幣$200円 |
 |
下了車後,還需走個10多分鐘的路程才會抵達瀑布.要欣賞瀑布的全貌就必須付費經過一條隧道通往觀瀑台 |
 |
捨棄隧道的正門口進入,我選擇先到一旁的吊橋看看那邊的視野如何(橋旁面對著瀑布的建築即為第一觀瀑台) |
 |
瀑布下方的河道上巨石林立且水流湍急.我想這裡應該充滿了有益身體健康的陰離子,頓時開始深呼吸了起來 |
 |
在吊橋的四周只能看到瀑布的側面,而且只是它的後半段而已.想看清楚瀑布的全貌唯有花錢到觀瀑台上囉! |
 |
進入隧道後(費用300円)在最內部有一處岔路,往右是第一觀瀑台,往左則會見到電梯帶你到高處的第二觀瀑台 |
 |
第一觀瀑台雖然正面對著瀑布,但因位置過低,在此還是無法看清楚瀑布的全貌(但已可以看出它擁有很多層) |
 |
藉由電梯上到第二觀瀑台後,瀑布的全貌就可以一覽無遺.瞧這水流經由四層台階向下奔流,壯觀的氣勢讓它與 栃木縣的華嚴瀑布,和歌山縣的那智瀑布並稱為日本的三大名瀑!(看介紹說該瀑布高約120公尺,寬約73公尺. 日本三大名瀑中我已先後參觀過華嚴瀑布與袋田瀑布,目前只剩那智瀑布我還沒去過.有機會我一定過去看看) |
 |
這是賞瀑隧道的正門口.看介紹說該瀑布會因四季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風貌.個人覺得秋天與冬天應該是拜訪這 座瀑布的最佳時間.秋天時,瀑布兩旁的紅葉讓人覺得景色賞心悅目.冬天時,瀑布會結冰,那畫面應該會蠻新奇的 |
 |
欣賞完袋田瀑布後,我再次回來到袋田站,準備返回水戶.站在月台上等車時我赫然發現這裡的鐵道只有單軌, 怪不得電車班次會那麼的少(搭車的人其實也不多啦,沿途的景色感覺就很鄉下,可以欣賞到日本的好山好水) |
 |
回來到水戶後,我出了車站,搭上一輛公車前往偕樂園.偕樂園貴為日本的三大名園之一.(另兩座為金澤的 兼六園與岡山的後樂園.同樣的,目前也只剩後樂園我還沒去過而已)偕樂園因園內種植大量的梅樹而聞名 |
 |
阿偉我來參觀偕樂園時剛好是園內梅花盛開的季節,整個公園內幾乎處處可見梅花的身影(真的是超多梅樹) |
 |
看介紹說園內種植了100種以上,3000多棵的梅樹.而這些品種中,還特別再挑選出六種成為水戶的"六名木" |
 |
這六名木為"白難波,虎の尾,柳川枝垂,烈公梅,江南所無,月影".每種梅花的開花時間也略有不同 |
 |
偕樂園之所以會種植了那麼多的梅樹其實是為了要採集梅子預防飢荒與發生戰爭時可將梅餡用來製作飯糰 |
 |
所以這些梅樹最初所種植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用來觀賞,而是非常的具有實用性(或"食"用性,呵呵) |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園林擁有陰陽明暗的設計概念.園中高聳遮陽的孟宗竹林與杉木林為陰,開闊的梅林則 為陽.這兩區塊成為明顯的對比(由於正值梅花盛開的花季,遊客自然都聚集在屬陽的梅林,"陰區"則十分冷清) |
 |
偕樂園內的好文亭是一棟木造的雙層三樓式建築.看介紹說它是偕樂園的創設者水戶籓第9代籓主德川 齊昭用來招待文人墨客,家臣與百姓的地方.而"好文"則是梅花的別名(參觀好文亭的費用為日幣$190円) |
 |
這是園內的吐玉泉.據說這附近原本有許多的泉水湧出,德川齊昭利用地形的高低差異將泉水給聚集,又 因考量到園區整體的美觀性,於是利用大理石製作出白色的出水口(傳聞這泉水具有治療眼疾的功效喔!) |
 |
偕樂園當時雖為籓主所擁有,但每月逢有數字三或八的日子便會開放給一般民眾入園遊憩 |
 |
這種與民同樂的精神讓該園得名"偕樂園"(這理念至今依舊持續.日本三大名園中只有偕樂園是不收入場費) |
 |
站在高處眺望下方不遠處的梅林.在偕樂園晃了一圈後,我便搭車返回水戶站,然後再轉搭JR Super Hitachi 快車返回東京鬧區.隔日一早我要搭乘新幹線前往日本本州最北的青森縣,要來欣賞當地獨特的大型祭典花燈! |